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0丨标准篇:四、企业评价体系构建(1)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08-12 | 来源:CHIC | 阅读:699

第三篇 标准篇

四、企业评价体系构建

集中供热企业是指城镇依法设立的供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采暖、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用热,并收取热力费,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用事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城市公用事业具有明显的特点。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途上来看,具有公益性;从产业类型来看,具有基础性;从经营方式看,具有自然垄断性;从企业属性和服务范围来看,具有地域性;从投资规模来看,具有投资规模大,资本回收期长的特点。

表3-11 能效评价评分表(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

注:每个评价内容的标准分值为该评价内容的最高得分,对各评价内容的最多扣分值为该评价内容的标准分值,即最多扣至0分为止。

1. 城市企业资质标准

(1)城市燃气企业。

为了规定城市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城市燃气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标准如下:

1)燃气气源及质量

城市燃气包括以煤和重油、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矿井瓦斯等。

气源厂生产的燃气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GB13621-92《人工煤气》、GB9052 1《油气田液化石油气》和GB11174《液化石油气》、SY7514《天然气》、GB/T13611-92《城市燃气分类》等。

城市燃气应具有可察觉的臭味,应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企业,要有稳定气源,保障持续稳定地供应液化石油气。

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凡液化石油气含有残液组份的,必须设有残液回收装置,回收残液。

对于人工煤气的低发热值、杂质允许含量(包括焦油、硫化氢、氨、萘、一氧化碳等)每日每班要进行检测;对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要定期进行成分分析检验。

2)燃气压力。

从事燃气供应的企业,凡由管道输送的燃气,应根据其气源,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与用气设备燃烧器额定压力,符合GB500028-93的规定要求。

3)燃气生产工艺。

以煤和重油为原料的人工煤气制气工艺、净化处理工艺、管网输配系统、储配站、调压站等,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要求。

天然气及矿井瓦斯等燃气的贮存设施、集输站场、处理厂、集输管线、管网输配系统等,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石油化工部、煤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燃气企业,必须具备包括由运输、接卸、储存、灌装等完整生产工艺的液化石油气贮配站,方能在城市内设立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经营液化油气,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任何没有上述完整生产工艺液化石油气贮配站的单位和个人、或利用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进行临时灌装的,不得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

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矿井瓦斯的生产、储存及输配等所有的设备,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储罐及所有的压力容器(包括液化气钢瓶)必须符合劳动部门关于压力容器的规定要求。

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应符合HG5-1472《液化气体铁路槽车技术条件》和HG5-1471《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4)安全生产。

燃气企业的人工煤气厂、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场、天然气及矿井瓦斯集输站场的建设、生产和经营,必须严格执行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第10号令《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要求。

燃气企业的人工煤气厂、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场、天然气及矿井瓦斯集输站场的防火及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要求,防爆等级应符合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燃气企业要对储罐、液化气火车槽车及汽车槽车、钢瓶等压力容器,定期进行检验。有条件的企业,应配备检验液化威石油气汽车槽车、钢瓶、储罐及压力容器的设施和专职检验人员。

必须具有设备、设施运行及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相关的安全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生产岗位运行人员,必须按规定全部经过考核持证上岗。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企业要由负责生产的主管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生产间要由车间主任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设专职安全员。

5)人员及其他。

燃气企业生产工人、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定员的标准要按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标准》〔(85)城劳字第5号〕的规定配备。

燃气企业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很强,必须配备专业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型企业配备专业技术员,中型企业要有专业工程师,大型企业配备专业高级工程师。

企业全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厂规厂法、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教育。

企业要建立包括基建、生产运行、技术设备、物资、安全生产等完整的统计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企业要有营业章程和服务规范。

(2)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标准。

为了规定城市中从事集中供热(以下科称供热)经营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标准规定如下:

1)热源。

热源包括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核能等多种方式。

向市区供热的热电厂必须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的要求,凡属不按城市供热规划建设的热电厂不得向城市供热;在合理的供热半径内(蒸汽网的供热半径宜控制在5公里以内,热水网的供热半径宜控制在10公里公内)只能建一个热电厂。

区域锅炉房供热规模:特大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20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25万平方米以上;大、中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10万平方米以上;小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4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4万平方米以上。

工业余热要按照城市供热规划的要求,就近向市区供热。工业供热锅炉单台容量不得小于10吨/时。

2)供热质量。

热电联产供热,热力网供水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20℃以上,回水温度60~70℃;其供回水温差,直接连接不小于20℃,间接连接不小于35℃。

区域锅炉房供热,供热规模较小时,可采用95~70℃的水温;供热规模较大时,应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用户室内采暖温度应不低于16℃。

热力网供水流量要按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计算。

热力网供、回水压力要符合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要保证热力网末端供、回水压差能满足用户系统所需的作用压头要求。

热力网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要在供热协议中明确规定,并要按供热协议要求实施,保证用户采暖效果。

热力网补给水的水质要符合国家《民用锅炉水质标准》和《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要求。

热力站必须配置检测和调节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运行参数的设施,实时检测与调节,保证良好的水力工况。

要选择热力网中间及末端部位有代表性的住宅,分别取顶、中低层不同朝向的房间,检测用户室温;每月检测户数(每户按50平方米计算)为: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按3%;101~500万平方米按2%;501~1000万平方米以上按0 5%进行检测,用户室温合格率应不低于98%。

3)供热生产工艺。

热电联产单机容量在12MW以上的热电厂,必须符合国家《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计规范》的要求;单机容量在12MW以下(含12MW)的热电厂和中低压凝汽式电厂改造为热电厂,必须符合国家《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要求。

区域供热锅炉房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劳动与机械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热力网系统,包括热力管道的布置、敷设和防腐保温、热力站、阀门、补偿器等附件与辅助设施,必须符合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要求。

热力网必须配置检测、调节与控制等设备,满足热力网运行的要求。

4)安全生产。

必须具有设备、设施、运行人员及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相关的安全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生产岗位运行人员,必须按规定全部经过考核持证上岗。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企业要由负责生产的总工程师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生产车间要由车间主任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设专职安全员。

要保证供热设备、设施的完好,配备专门维修、抢修人员与专用设备,保证热力网可靠运行。

5)人员及其他。

供热企业生产人员、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定员标准要按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标准》〔(85)城劳字第5号〕的规定配备。

供热企业技术与专业性很强,必须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小型企业配备专业技术员;中型企业要有专业工程师;大型企业配备专业高级工程师。

企业全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厂规定、厂法、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教育。

企业要建立包括基建、生产运行、设备与设施、安全生产、物资消耗等完整的统计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企业要有营业章程和服务规范。

(3)能源管理体系RB/'I' 123-2018规定评审时应考虑方面。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如企业仍然使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明令淘汰的工艺、设备时,应建立相应的目标和指标并实施;行业能耗的先进值,企业应评估当前的能源绩效水平与先进值之间的差距,建立目标和指标,努力缩小与先进值之间的差距,并最终达到或超越先进值;能源评审的结果,包括主要能源使用和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2. 企业评价导向

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是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为目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目的,有利于培养经理人的角度展开。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资本市场不完善和缺少国际对比性等诸多原因,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特别是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如何开展企业的评价取向就成了现实问题。

(1)附属协会的评价导向。

中国的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工业部门相继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行业协会或行业总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机构改革中也同样采取了“翻牌”做法,将厅、局直接转变成了行业协会,个别地方将厅、局转换成了控股公司或企业。由于这些协会大多是从政府部门转化而来的,因而社会上称其为“二政府”或具有部分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企业的发展多数离不开政策导向,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在制定发展路线的时候,多数会按照行业协会的一些建议等进行工作方针的制定。

(2)企业绩效评价导向。

在对市场进行评价时,核心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的有利地位。在市场中竞争力取决于品质、销售价格、服务、功能及性能、生命周期及成本。在企业层方面,对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采用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评价方法,具体指标包括净利润、资本利润率及销售利润率、企业盈利(剩余利益)等财务指标。在工厂层方面,重点体现在成本、生产质量的控制,主要指标包括制造成本、生产性、生产量及品质等指标。在生产现场层面,重点在于成本中心的考核,运用具体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物量尺度,就完全能够满足需要,具体包括废品的减少、削减存货、缩短交货期、优良品的增加、减少索赔、节约原材料等。

中国企业一般不仅仅依靠财务尺度,而是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业绩评估,在理论上可以从长远目标开展企业经营,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利于经营者的培养。但是由于近几年企业效益不理想,股票等资本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其效果还不能得到体现,事与愿违,报酬与个人业绩没有明确的关联,所以个人能力(主要是管理层)不能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即使是综合评价方法,其中心仍是财务尺度,利用净利润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通用方法。

(3)综合评价的价值导向。

企业价值取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是以科学客观评价企业的价值取向,因需和因地制定的,可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企业价值取向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相关专家的文献和企业管理的经验,并结合对企业特点的分析,就可以建立整个企业价值取向的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毫无疑问,目标层是企业价值取向;准则层评价指标,可由“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类型”“企业的战略定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企业绩效评价等级”“优秀的企业人才”8个指标构成,而每一个准则层由若干子指标层组成。

企业价值取向评估主要是以收益模式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它是资产评估的重要操作模式之一,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单项资产评估,以成本加和模式进行的整体资产评估,如表3-12所示。

表3-12 企业评价取向因素集

3. 企业供热安全

根据《城镇供热服务》(GB/T 33833-2017)内供热安全方面的要求,供热经营企业应按CJJ88的规定对供热系统进行管理。供热经营企业应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应定期更新,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并定期组织演练。同时完成以下安全标准:

供热经营企业应对生产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供热经营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和警示标志。

供热经营企业应指导热用户科学安全用热,并向热用户发放供热安全使用手册。供热安全使用手册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安全用热的基本知识;

② 供热使用的安全条件;

③ 热用户用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④ 供热经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⑤ 热用户应遵循的正确、科学用热行为;

⑥ 保障供热使用安全所要求的事项;

⑦ 防范和处置供热事故的方法;

⑧ 违法用热的危害及后果。

热用户在供暖前期应对室内自用供暖设施进行检查,并应对存在隐患的室内自用供暖设施及时进行整改等。

青岛市市政公用局《供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青岛市为有效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9006-2010),指导青岛市供热行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市市政公用局制定了《供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青岛市供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应当按照《青岛市供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以下简称《考评标准》)的要求,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考核得分以1000分为满分,评审得分750分以上获得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称号。

被考核企业的得分计算方法:各项目实得分之和×[1000÷(1000-各空项分之和)]。

考核评级的程序:

①按照《考评标准》要求,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或专业人员组成的考评小组进行自评;

②企业自评后,向行业管理部门提出评审申请,行业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组织评审,按照《考评标准》开展评审工作,编制评审报告,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考核评级工作的质量;

③对符合相应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标准的,报市行业管理部门审核,不符合的,由企业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④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在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告。

4. 清洁供热企业能效评价与案例

根据《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规定,清洁供热企业能效评价工作一般在项目验收一年后进行,从设施、管理、能效、环保4个方面给予评价,其中系统设施评价权重占40%,管理评价权重占25%,能效评价的权重占到了25%,能效评价侧重于供热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从而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既有供热系统,热力企业最关注的也正是如何实现安全与经济运行。

针对供热系统的运行评价方面的研究,业内存在多种评价角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评价供热系统运行的情况:

社会效益:室温达标率,每年冬季供热质量成为北方社会关注热点。

环境效益:污染物排放指标,噪声等。

节能及经济运行:供热成本分析、经济性评价,采暖季单平米运行成本等,与供热系统的能效评价一起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节能及经济运行评价。

某供热企业能效评审示例

(1)企业概况。

某供热企业下设燃煤、燃天然气、燃液化气锅炉房,分布在某市各区,主要任务是为相关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采暖用户提供供热服务,供热面积达到几百万平方米,是某市供热行业大型专业化服务机构之一。

(2)该企业供热流程及能源流向。

1)供热流程。如图3-3、图3-4所示:

图3-3 直接供热系统

图3-4 间接供热系统

2)能源流向。该企业能源种类主要有天然气、原煤、电力、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图3-5展示了该单位能源使用的种类、来源、转换及分配的流向及最终用途。

图3-5 能源流向示意

(3)能源评审的目的。

通过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分析能源利用状况;确认能源利用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全面的评价分析能源利用效果和最大限度地查找节约潜力;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为其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用能结构和用能系统情况。

企业主要消费能源品种有天然气、原煤、电力、汽油及液化石油气、车用汽油。

报告期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消费数据见表3-13。

表3-13 报告期年度能源消费数据

报告期年度单位天然气、煤炭、电力消费量占总能耗的比例分别为90.88%、6.68%和1.97%,其余0.47%是液化石油气和车用汽油及用水消耗。

企业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制水系统、锅炉房热力生产、热力站换热系统以及管网热力输送,主要用能设备包括蒸汽(热水)锅炉、鼓引风机、给水泵、补水泵以及回水泵等。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自身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设备包括变压器、空调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分体空调、水处理和脱硫脱硝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办公设施、食堂及车队运输。

(5)主要用能工序(设备)及能源种类。

该企业用能设备主要包括工业锅炉、循环泵、补水泵和鼓风机等,主要用能设备为工业锅炉,燃气锅炉热效率基本达到90%,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一般在75%左右。该企业主要用能工序(设备)及能源种类见表3-14。

表3-14 主要用能工序(设备)及能源种类

(6)能源相关变量和绩效水平。公司对照将淘汰设备列入了淘汰计划,并明确了淘汰时间。

企业天然气、煤的消耗量占比较大,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能耗,因此企业加强燃气锅炉监控管理,确保其高效运行,提高锅炉效率。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的节能改造,燃气锅炉房热效率基本都在90%以上,后续应进一步加强节能技术改造,采用余热回收等手段来实现能源目标。

燃煤所占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燃煤的平均单耗较高,再加上没有独立的计量工具,使得燃煤用量计量比较模糊。因此应完善燃煤的计量器具.实现燃煤供热精细化管理。

(7)能源绩效改进分析。利用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设备系统测试报告、流程图、能流图、设备清单、现场能源督查的数据和信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如表3-15所示。 这些绩效改进的机会的优先项目可以作为能源管理方案。企业可对此进一步明确实施步骤、 实施进度、责任部门、跟踪和验证方法,以实现能源目标。

表3-15 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投资额和节能量


(8)管理措施。

1)目标责任制。

为确保节能指标的完成,企业继续推进将“分级承包、节奖超罚的能耗指标管理考核方式”纳入到供热运行中,将能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锅炉房,并逐级签订年度能耗指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锅炉房运营经理责任意识。

2)完善组织架构、职责。

随着企业供暖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新接和并网了不少锅炉房,根据新接管锅炉房和并网锅炉房人员变动情况,对节能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机构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梳理完善了基层单位能源统计人员联系网络和工作职责,修订了企业《能耗指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能源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做到节能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

3)加强节能培训。

为提高供暖运行人员节能素质,单位结合供暖工作实际情况,分批分类地开展各层次的节能培训工作,对各技术员进行系统培训,对统计员进行基层单位能施统计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使员工节能意识得到提升。

4)开展现场能源督查。

对各锅炉房供热运行能源使用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不仅对各耗能点的计量表进行抽查,还对锅炉运行状况、管网保温情况、运行记录、查表记录进行检查,并对是否执行企业制定的回水温度进行现场核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