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0丨地区篇:四、清洁供热技术适用性及其评价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08-19 | 来源:CHIC | 阅读:635

第四篇 地区篇

四、清洁供热技术适用性及其评价

高效清洁热源和实际的供热技术选择,是完成清洁供暖目标的首要工作。随着供热技术的发展与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的完善,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从传统热源供热到多热源联网的重要过渡期。不同的热源在特点、利用方式以及调节方式上都不尽相同,如何合理地选择与配置热源将是未来热源规划的重点与难点。清洁供暖不仅仅是简单的“煤改电”或“煤改气”的替代工作,而应是充分结合当地的负荷特征与资源禀赋,还要规划项目工程的经济成本因素来统筹权衡。

表4-25 各类清洁供暖技术比较分析

表4-26 各种供暖热源的用能强度


在以上技术路线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清洁供热整体的技术路线。

1. 热电联产应作为集中供热热源,建设跨区域输热管网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热电联产是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供暖方式。应大力推行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充分利用机组的烟气和乏汽余热,“热电协同”运行提升火电灵活性,坚持“以热定电”选型方法,提高供热燃煤质量,优选低硫分、低灰分燃煤,选用高效燃煤锅炉,严格控制排烟成分。针对既有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所有新建热电联产锅炉都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充分回收热电联产锅炉的烟气余热和汽轮机乏汽余热,提高在役机组和新增机组的供热能力,改善冬季供需“热电比”匹配程度。全面推动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以“热电协同”方式运行。特别对于非工业城镇,冬季热电比大,且电需求波动显著,宜对电厂进行“热电协同”技术改造,配套建设储热装置,优化调峰策略。

解决热电联产、工业余热的长距离跨区域输送和多热源互联互通,从而改善热源与热量需求之间地理位置的不匹配,使工业余热和热电联产热源可高效、可靠应用。跨区域的输热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各省城和大城市的冬季供暖热源不足问题,并极大地促进热电联产与工业余热中低品位热量的利用。

2. 城镇周边低品位余热开发利用仍需推广

低品位余热除了上述电厂余热外,还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污水余热、高耗能工业企业的工业余热等。低品位工业余热热源种类多,品位差别大,工业企业距离供暖负荷中心一般距离较远(10千米以上)。因此,为了充分高效利用低品位工业余热,一是必须做到多热源取热优化,梯级利用余热,尽可能提高供水温度;二是必须降低一级网回水温度,拉大供回水温差,从而提高热量传输的经济性。一般来说,温度在50℃以上的低品位工业余热可以直接换热后输送至用户,供暖能耗仅为输热的水泵电耗。更多的余热温度在40℃以下,这些热量的回收利用需要热泵,但单位供热量的能耗仍然要低于常规地源和水源热泵,一般在5-25kgce/GJ,从节能角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3. 非供暖调峰用的燃煤锅炉必须逐步淘汰

非供暖调峰用的燃煤锅炉房淘汰由小及大,由旧及新,由城市及郊区快速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及以下非供暖调峰用的燃煤锅炉。对于可以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燃煤锅炉房,优先用超低排放的热电厂替代,城镇周边有高耗能工业企业低品位余热等余热资源的,有条件使用的也应同步优先使用。热电联产和低品位工业余热作为基础热源,燃煤锅炉作为调峰和备用热源。不具备接入集中供热管网的,应因地制宜采用“煤改气”“煤改电”或其他清洁能源改造。

4. 集中供暖未覆盖和建筑密度低的地区应提高可再生能源供暖比例

对于城乡结合部或是城中村等集中供暖系统不可及的区域,或者学校等间歇性供热用户,全面加强散煤治理,禁止散烧煤供暖。应采用分散式的供暖方式,因地制宜使用清洁能源。

针对“煤改气”,应坚持“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充分发挥燃气锅炉“即开即停”的特点,在集中供热区域作为调峰和应急热源。同时,大力推广降氮燃烧的先进技术。对新建燃气锅炉集中供热项目,按核定天然气用量给予补贴。城市燃气公司应加强燃气储备,确保冬季调峰能力。

针对“煤改电”,我国电能70%来自于火力发电,一份化石能源转为电能并再送到用户就只剩下1/3。从这一点看,电直热方式(电锅炉、电热膜、碳晶等)的采暖效率只相当于40%的燃煤锅炉。也就是说当追溯到电的来源,电驱动的供热方式也不是那么清洁了,当地排放是没有了但转移到电厂排放。因此,直热式的电采暖方式,包括电锅炉与蓄热相结合利用低谷电的供热方式,除非明确电源为风电、光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否则不鼓励大面积推广使用。应推行高效电采暖方式,主要为各类电热泵(全供暖季综合COP不小于2.5),如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根据资源条件和建筑特点,鼓励建筑低密集区尽可能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比例。鼓励深层地热、浅层地热(污水源、土壤源、地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采暖的应用。浅层地热应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的方式,规范应用;深层地热,应遵循“取热不取水、地热梯级利用”的指导原则,规范地热能资源的开发,最大化地发挥地热资源的优势。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