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 >文章详情

赵文瑛:做好保暖保供全方位工作,加快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2-12-08 | 来源:能源决策参考 | 阅读:752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取暖季,可谓“又是一年取暖季,又是一年保供时”。冬季取暖是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保暖保供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冷暖与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冬明春仍存在煤炭储备不足、煤价高企、供热成本“无序上涨”且无法疏导等问题,部分供暖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煤、计划热”夹击下,承受保供及经营双重压力,亟需及时制订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惠企纾困,确保人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要立足当下,谋实策出实招着力解决今冬明春保暖保供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动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形势分析

截至2021年底,我国北方地区总采暖建筑面积约212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地区141亿平方米、农村地区71亿平方米(共6540万户)。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以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为主,占比约40%,天然气供暖次之,占比约18%,电供暖占比不足10%,可再生能源(以地热和生物质为主)、余热等其他热源作为补充。东北三省城镇地区基本以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为主导,占比约96%,远远高于北方平均水平。北方城镇地区单位面积实际供暖能耗约10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根据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与部分供暖企业座谈了解情况,供暖企业尤其是民营供暖企业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今冬明春保暖供暖形势依旧严峻。

(一)部分热企供暖用煤未纳入长协保障,断供风险仍存

部分中小民营热企今冬供暖用煤尚无长协保障,无渠道签订中长期煤炭购销协议,无固定煤源,购煤困难,冬季储煤严重不足,且无法享受长协煤价格,导致煤炭缺口大、价格高且热值难以保障,个别企业存在签订的长协无法履约问题。调研的东北地区36家民营供暖企业供热面积共计1.98亿平方米,煤炭供应缺口尚有398.2万吨,缺口占总需求比例高达71.5%。

(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未执行,成本倒挂严重

2021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民营热企难以购买到长协价格煤炭,多数供热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仅煤炭成本已经达到34元/平米,供热成本约为38元/平米,而现行热价平均为30元/平米,供热成本严重“倒挂”。市场煤炭价格涨幅早已远远超过国家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规定的煤价上涨10%,而供热价格至今尚未调整,煤热价格联动有名无实,导致热力企业成本无法疏导。

(三)中小民营热企融资难,经营困难重重

由于煤价高,企业亏损严重,部分热企资金链已成断链状态或在断裂边缘,且融资渠道少,融资难,目前已经无力贷款,无力购买煤炭,陷入极其被动困难的局面。

二、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对策建议

(一)将民生供暖用煤全部纳入长协体系。一是明确将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用煤全部纳入长协体系,严格落实“3个100%”,民营供暖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供暖企业要一视同仁。二是各地政府要尽快建立供暖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供暖企业供暖工作台账并及时更新,及时掌握煤源落实、煤价保障等情况,各地加强对今冬明春供暖用煤平衡测算分析,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三是各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供暖煤炭保障的统筹协调,需要国家层面协调解决的供暖煤炭缺口,各省汇总后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予以支持。四是国家层面针对东北地区供暖煤炭建立绿色通道,协调当地及蒙东等地煤源,铁路部门加强运力倾斜力度,优先保障东北用煤需要。五是各地要制定保供预案,妥善应对疫情防控、极寒天气、热企断供弃供等特殊情况,确保群众取暖不受影响。六是强化责任落实,坚决做好全部供暖煤炭长协签订履约工作。

(二)加快启动煤热价格联动或给予相应补贴。一是贯彻执行《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各地尽快启动煤热价格联动,在地方政府、供暖企业和居民用户间合理分摊煤炭成本增长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允许热价上涨,及时调整终端热价,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特殊群体暂不做调整。二是终端热价暂无法实现联动的,各地政府要给与相应补贴。三是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快完善热价形成机制,推进两部制热价,建立基础基础民生保障性热价与居民个性化需求市场化热价的形成机制,在超过基础保障供热范围(国家法定供暖室温)的需求实行市场化热价,逐步实现按需供热,充分体现热力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三)多方拓宽热企资金渠道。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对中小民营供暖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保障热企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对供暖企业实施“减、退、缓”税政策。

三、从“清洁供热”到“智慧供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供热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城市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21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73.6%,超预期完成目标任务,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

清洁供热解决了“有没有”,但距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甚远,需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供热系统目前普遍存在供热系统化石能源热源占比高、碳排放量大、热力平衡调节困难、过量供热及供热不足并存、系统灵活性不足、管理粗放、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根据实际天气变化及具体需求灵活调节等问题,从而使得供热煤耗较高,能源浪费严重。

“十四五”及未来较长时期内,在全社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供热行业在挖潜增效、深度回收低碳热源、开发零碳热源、优化热源结构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系统节能减碳、提质增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加速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尽快实现行业的精细化运营,加快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逐步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供热。

(一)智慧供热是实现供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

智慧供热指在双碳目标导向下,以供热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热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按需供热和精准供热的新型供热系统。

其范畴涵盖积极推进煤电供热改造、供热管网节能降碳改造、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多能互补、大数据调控调度系统及平台、供热计量,协同推进节能、减污、降碳、扩绿,建设“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全面提升供热系统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水平,保障居民清洁温暖舒适过冬,助力全社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地区每年冬季供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5亿吨,在目前能耗水平和热源结构下,预计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至10亿吨以上。经研究,通过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建设,2030年前可减排二氧化碳8000万吨,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可减排二氧化碳9亿吨以上,实现供热领域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二)智慧供热是协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供热是全球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供热占全球终端能耗的50%左右。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热网系统是具有数亿吨标准煤量级的能量“存储池”“缓冲器”,与目前抽水蓄能总的储能能力相当。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格局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途径。

“热电协同”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新型能源体系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旨在确保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的能源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先立后破,坚持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现阶段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加强煤电油气等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电与热在平衡、稳定、储存等特性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如电能难以大规模储存,电力系统发输配用需要实时平衡,而热能容易大规模存储,热力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惯性和鲁棒性,针对终端直接用热(冷)场景,相比储电,储热(冷)实现了能源更低成本(储电的1/5~1/10)、更大规模(可实现数天~季节)、高安全(不起火爆炸)存储且能直接简单利用,避免电-热二次转换。

热电协同有利于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通过火电机组热电深度解耦,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为新能源消纳腾挪空间,同时也可以增加供热能力和机组尖峰负荷出力能力,降低电源投资压力,从而促进电力系统能效的整体优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热电协同是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重要举措。电能替代是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发展趋势,预计2060年电能终端消费占比达到65%以上,年均提高约1.0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达到8000亿千瓦时以上,年均电能替代量在1500-2000亿千瓦时。热力是重要的大规模、高惯性、可调可控且涉及民生保障的负荷类型,实施“新能源+供热(储热)”可实现新能源消纳和平抑电网峰谷差的作用,有望成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三)智慧供热 是涉及“源-网-荷-储”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强化政策引领,破除体制机制藩篱,依托先进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鼓励科技创新示范,建立价格和市场化机制。

热源侧推广多能互补系统。大力推进煤电“三改联动”,推动热电机组“热电协同”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相变材料、熔盐等先进高效储热技术,实施“煤电+蓄热电锅炉”、“煤电+抽汽蓄能”等运行灵活性改造,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广燃煤机组大比例耦合生物质、绿氨(氢)发电技术,大幅降低度电碳排放,推进燃煤发电机组灵活化、耦合化、低碳化转型;积极推广低碳供热技术,优先发展以生物质供热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广工业余热、核电厂余热、地热、跨季节储热、多能互补的区域供热、电热泵供热等新型低碳或零碳集中供热技术,研发示范泳池堆供热、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等前瞻性技术。

热网侧推进系统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积极推广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管网水力平衡改造、无人值守热力站等节能技术措施,研发示范新一代高效、精准、长寿命、低成本、易安装维护的户用及楼宇热计量和调控装置。推广监测计量、优化调度等各级智慧供热系统及平台建设,供热技术与先进信息技术、智能设备、智能传感器等深度融合,实现源-网(站)-荷的可调可控以及闭环控制,提升供热的现代化水平。

用户侧提高建筑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更新建筑节能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全面普及供热计量调控,打通热力系统“最后一公里”和源-网-荷的“闭环控制”,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送热”,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热力系统能效;理顺供热价格机制,以节约、按需、灵活供热为目的,在完善智慧供热基础设施和依托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按热量收费。

 

(文章原载于《能源决策参考》2022年底42、43期,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赵文瑛,博士,高级工程师,我国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智慧供热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研究》课题牵头人。)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