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0丨现状篇:二、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现状(1)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07-15 | 来源:CHIC | 阅读:1110

第一篇 现状篇

二、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现状

1. 北方供热概况

实行清洁供暖是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据CHIC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建筑供热面积211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供热面积141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如图1-3所示)。

图1-3  北方地区供热面积

2019年,北方清洁取暖面积为116亿平方米,新增1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连年增长,在2019年底达到55%(如图1-4所示),相比2018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低于总供热面积增长率。


图1-4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概况

2. 城市集中供热

我国城市供热面积持续增长,热水供应能力和热水供热总量持续上升。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2009年的37.96亿平方米,上升到2018年的90.12亿平方米,年均递增10.08%(如图1-5所示),供热总量约38.4亿吉焦(蒸汽供热量约为5.02亿吉焦,热水供热量约为33.34亿吉焦)。供热产业热源总量中,蒸汽占13.1%、热水占86.9%。相比之下,蒸汽供热能力及蒸汽供热总量占比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热水已经取代蒸汽,成为城市供热的主流。

图1-5  2009-2018年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

在工业和民用采暖两大类市场中,目前,工业部门是我国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热力需求约占总热量的70%。化工、造纸、制药、纺织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热力。除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由自备热电厂供热外,大部分工业企业由锅炉供热。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热需求逐年上升。居民生活用热是热力需求的另一个方面。生活用热主要包括采暖、生活用热水和热风,我国居民供热以保证城市居民采暖为主。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分为5个气候区域。传统的采暖地区主要包括严寒和寒冷地区的15个省(市、区),绝大部分位于北方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0%,人口数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40%。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向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房屋建成面积不断增加,居民采暖需求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2018年,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管线总长度约23.59万公里,比2009年增加11.10万公里(如图1-6所示)。其中,蒸汽管道1.2万千米,比2009年减少0.23万千米,热水管道22.4万千米,较2009年增加11.3万千米。

图1-6 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管线长度(单位:千米)

注:2018年数据为估计值。

3. 供热能源消耗

(1)能源生产和消费。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根据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数据,2016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60万亿吨,为我国能源供给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01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44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1224.13亿立方米。从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来看,2016年底我国已探明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1.4%,储产比为72%;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1.5%,储产比为17.5%;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占比约为2.9%,储产比为38.8%。

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体稳中有升,达到37.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达到7年来的最高水平。化石能源生产占比81.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原煤生产占比69.1%。非化石能源生产占比18.2%,我国已成为世界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第一大国。(如图1-7所示)。


图1-7  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3.3%,增速比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8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达到39亿吨,同比增长1.0%。据测算,主要耗煤行业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1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2亿吨,建材行业耗煤5亿吨,化工行业耗煤2.8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0.6万吨。

2018年,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石油消费增速放缓。2018年石油消费量约为6.1亿吨,同比增长3.4%,成品油消费量约3.3亿吨。

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8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7%,年增422亿立方米,增速创下世界纪录。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成为拉动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受用气人口增长、京津冀及周边城市设立禁煤区、LNG重卡爆发式增长等因素影响,城市燃气消费11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3%。受企业煤改气、淘汰小锅炉等影响,工业燃料消费达9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3%。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0%,煤炭所占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2.1%,同比提高约1.3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量明显提升。与2010年相比,煤炭占比下降10.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4.9个百分点,如图1-8所示。

图1-8 我国2010年(左)和2018年(右)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大量进口(如图1-9所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约21%来自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分别净进口4.6亿吨、1341亿立方米和2.8亿吨。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71%和48%(如图1-10所示)。

图1-9 2012-2018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

图1-10  2012-2018年我国天然气净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

数据来源:《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

(2)电力装机和发电量。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目前仍以煤电为主,水电、核电、新能源为辅的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截至201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同比增长6.5%,其中2018年新增装机1.2亿千瓦,同比下降12.6%。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862小时,同比增加73小时,其中全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361小时,同比增加143小时。所有发电装机中,火电累计装机容量11.4亿千瓦(含煤电10.1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0.2%;水电累计装机容量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9.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9.2%;核电装机容量4466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4%。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在我国发电装机中仍占主导地位,2018年装机占比53.2%。(如图1-11所示)。

图1-11 2018年我国电源装机结构(单位:亿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从发电量来看,2018年全国发电量6.9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如图1-12所示)。其中,火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70%,水电占比18%,风电占比5%,太阳能发电占比3%,核电占比4%。


图1-12 2014-2018年全国发电量变化(单位:万亿千瓦时、%)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18年,全国水电发电量12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水电占一次能源生产比重为10.1%。全国核电发电量2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核电发电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比重为2.4%。全国风电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发电量占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约为3.0%。全国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42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大部分弃风限电严重地区的形势均有所好转。全国太阳能发电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8%,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发电量占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约为1.4%。全国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弃光率分别为16%和10%。(如图1-13所示)。


图1-13 2018年全国发电量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47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10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工业用电量464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高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3%和17%。

从各省来看,2018年我国有三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时,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而宁夏、天津、黑龙江、吉林、青海、海南则不到1000亿千瓦时,西藏仅为69亿千瓦时。这反映出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严重不平衡。2018年分省全社会用电量如图1-14所示。


图1-14 2018年分省全社会用电量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清洁供热要立足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充分挖掘余热利用潜力,供热产业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伴随着能源的转型过程。能源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形式主要是电力,随着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其在清洁供热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从另一角度来看,短期内电力、天然气的消费成本仍然较高,尤其用于满足清洁供热的民生需求依旧离不开财政补贴。

(3)终端能源消费。2018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量约为3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3%,工业消费的终端能源约20.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交通消费的终端能源约为5.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6.0%,建筑消费的终端能源约为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7.5%。

拉动终端能源消费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建筑和交通,工业消费的终端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66.40%,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建筑消费的终端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8.30%,提高约0.6个百分点(如图1-15所示)。

图1-15  2018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4)建筑终端用能。建筑能源消费是指城乡住宅和公共建筑(包括商业建筑)内各种用能设备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受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各种用能设备数量及使用强度的影响。

我国建筑总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国总建筑面积约620亿平方米,其中农村住宅面积约238亿平方米,城镇住宅面积约242亿平方米,公共建筑住宅面积约150亿平方米。建筑内各种用能设备数量不断增长,城镇居民每百户常用电器拥有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129台、热水器91台、电冰箱98台、彩电124台。

2018年,全国建筑终端用能约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7.5%。其中,公共建筑用能占比约为35%,城镇住宅用能占比约为36%,农村住宅用能占比约为29%。从类别来看,公共建筑和城镇住宅是建筑用能增长的主要动力(如图1-16)。

图1-16  2018年各类建筑终端耗能占比

从终端能源的用途来看,2018年约37%用于供暖、供冷,约29%用于炊事热水等,约34%用于其他方面(如图1-17所示),说明加强建筑保温能力对减少建筑能耗有重要意义。

图1-17 2018年建筑终端耗能用途

2018年,建筑消费的终端能源品种主要是电能,其次是煤炭和天然气。在所有的终端能源品种中,煤炭的消费量在下降,降幅约4.3%,其他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图1-18所示)。

图1-18  2018年建筑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2018年,建筑冬季取暖消费热能折算到标准煤约1.5亿吨,其中约51%由散煤燃烧提供(如图1-19)。

图1-19  2018年建筑取暖能源来源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