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0丨现状篇:三、清洁供热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07-16 | 来源:CHIC | 阅读:613

第一篇 现状篇

三、清洁供热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清洁取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北方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大气污染防治、能源生产消费革命。随着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的深入实施,清洁取暖工作也已经进入下半场。总体上看,城镇清洁供热大多进入扫尾阶段,不少农村的清洁供暖开始起步,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面临的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未实施清洁供暖工程的地方必须完成这一巨大挑战,要引起有关地方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不断深入实践、准确把握规律、科学改进完善。下一步,无论是技术路径、热源保障,还是供暖工程建设、持续运营等,都应体现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的原则要求。在热源选择上,应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降低清洁供热的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实现清洁供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取暖成本增加明显

农村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取暖费用普遍较高,目前各地城镇集中供暖费用每年大约在18-25元/平方米,按100平方米建筑面积测算每个采暖季约1800~2500元;农村居民散煤取暖每个采暖季(按4个月左右)平均用煤2~3吨,费用约1200~1800元。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后,尽管有补贴支持,农村取暖费用仍有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存在改而不用或舍不得用的现象,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直接恢复了散煤取暖;少数地方前期技术路线论证不足、选择不当,清洁取暖改造后居民“用不起”,继而出现“改了又改”的情况。

2. 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

清洁取暖大部分技术路线的成本较高,无论“煤改气”还是“煤改电”都需要适合的气价、电价政策,居民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强。每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负担较重,个别地区市、县财政补贴已达极限,难以继续扩大并且持续补贴。一方面,国家在试点城市3年后补贴是否持续,今后长期的运行财政如何保证?政策尚未明朗,地区改造工作较为犹豫。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补贴已经明确退坡,比如河北省明确“从完成改造当年算起,补贴时限为3年,第4年开始依次降至50%、25%,直至彻底取消补贴”。持续补贴,给地方财政带来负担;若补贴退坡乃至取消,取暖费用将进一步上涨,不仅返煤可能性较大,还易造成前期清洁取暖投资浪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有限,若再失去补贴支持,很难拿出多余的钱去负担清洁取暖费用。比如,汾渭平原城市煤炭更容易获取,价格也比较低,没有强力的政策推进和资金保障,清洁取暖推进更加困难。

3. 企业投资回收慢

由于大多采用事后补贴模式,部分地区出现未能完全兑现补贴的现象。近几年,清洁供热产业尤其是设备供应企业竞争加剧,不少地区存在低价中标现象,部分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垫资建设清洁取暖项目,存在拖欠工程款或者设备款的情况,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4. 工程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受清洁取暖工程“政策红利”影响,许多地区的设备生产、供应、工程建设等企业蜂拥而上,鱼龙混杂。受成本影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不少地区普遍低价中标,导致厂家降低配置或降低服务规格,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部分设备存在质保期过期问题。长期来看,这些不良竞争现象导致后期运维出现较大隐患,不利于整个行业正常发展。

5. 农村供暖成为难啃的“骨头”

2019-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新增量大约有一半是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燃气管网条件普遍较差,配电网网架较弱,尤其是在非重点区域,暂时还不具备天然气与电力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天然气管网建设和电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需要大量的投资,地方财政短期内难以支撑,气源保障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另外,农村房屋结构普遍简易,保温效果较差,建筑能效较低,能源浪费严重,取暖效果不佳,清洁取暖往往要先进行房屋保温节能改造。受清洁供暖方式成本制约以及生活习惯不同的影响,一些收入低的居民很难接受高额的电取暖或气取暖费用,居民对政府补贴的可持续性存在担忧,农户使用意愿较低,推广难度较大。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