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1丨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三、清洁供热产业发展形势要求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11-15 | 来源:CHIC | 阅读:946

第一篇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三、清洁供热产业发展形势要求

1.碳达峰、碳中和给清洁供热带来新挑战

20209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提高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四项新举措,包括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供热领域碳排放量较大,2018年,供热领域碳排放总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近10%,主要来自热电联产和各类燃煤、燃气锅炉生产的热力。“十三五”时期,我国供热行业按照清洁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近年来,城镇集中供热面积年均增长3亿至5亿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新增热源与煤相关。这些方式虽然实现了燃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但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此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南方供暖越来越受关注。有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南方地区分户、区域供暖用户数量分别有望达到6500万户、3200万户左右,碳排放潜力分别在2500万吨、4500万吨以上。同时,农村供热碳排放不容忽视。在农村用能结构中采暖能耗占据农村居民能耗的47%,由于农村采暖造成的碳排放占农村碳排放总量的45%,无论在能耗占比还是碳排放占比上农村采暖都是占比最大的一项。面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要求,目前清洁供热的发展思路难以实现供热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清洁供热面临向低碳化转变的新挑战。

2.南方地区采暖需求增强对清洁供热提出新要求

我国在地理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采用集中供暖系统,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特征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没有建设集中供暖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诉求强烈,市场潜力巨大。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国南方地区不太适合推广集中式供暖。首先,我国南方地区若大范围开展集中供暖,将大幅增加我国能耗水平。根据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结果,长江流域城镇住宅多采用空调或电加热的供暖方式,供暖耗电量约为200亿至240亿千瓦时。若在该区域采用集中供暖(条件为连续运行、室温设定为20℃),能耗将会大幅上升,带来巨大的能源压力。其次,我国南方地区建筑保温效果较差。南方地区建筑不同于北方地区,其外围护结构不同于北方地区,大多数建筑为了增强通风能力,多采用开放的阳台、大飘窗、宽阔的阳台门,造成建筑围护节能保温能力较低,冬季房屋散热快。另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巨大财政压力,且设备闲置率高。南方城镇在早期规划中并未考虑集中供暖时管道的铺设问题,而且南方城市现在发展已成规模,如果采用集中供暖,管道铺设、房屋改造等问题将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同时,由于南方供暖周期短,若照搬北方供暖方式,将造成大量设备的长时间闲置。

南方地区采暖需求增加促进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然而,北方地区清洁供热模式不适用于在南方地区大范围推广。北方地区清洁供热发展模式和经验对南方地区清洁供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意义有限,南方地区需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局部集中的清洁供热方式,以满足安全、经济、环保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采暖需求,南方地区供热需求增强对清洁供热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乡村振兴推动清洁供热进入新节点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两不愁、三保障”改善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再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对系统推进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十四五”时期,对我国农村来说,实现清洁供暖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期盼。推进散煤治理尤其是民用散煤替代,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空气质量,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禀赋差距较大,解决北方农村清洁供暖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坚持节能优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对多种能源形式进行合理统筹,促进整个供暖体系全面清洁高效升级。乡村振兴衔接脱贫攻坚要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清洁供热是改善农村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推动清洁进入新的节点。

4.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清洁供热转换新思路

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国家及各地政府以多种形式投入大量补贴。但长期来看,由于清洁取暖涉及热泵、壁挂炉、清洁燃烧炉具等取暖设施购置、配套管网和电网建设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各个方面,大量的补贴资金及前期投资给地方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清洁供热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转换新思路。

山东省2017年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户均财政补贴达5000-8000元;吉林省2018年腾出3.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学校、公共建筑、居民等领域发展电能清洁供暖,但由于居民采暖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达45元/ 平方米,财政资源有限,目前只补贴建设,不补贴运行。

在煤改电方面,除了配网投资巨大,建设用地、输电走廊的审批程序复杂,优化选址不易获得,也给配套电网建设造成了一定困难。另外,这些为电采暖配套的配电基础设施在非供暖季,运行效率长期偏低,投资回收期远大于一般性基础建设投资项目,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来校大风险。

对于建筑节能改造,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住房大部分是单体结构,外墙屋顶比较薄,以单层玻璃为主,保温性较差,气密性较差。一些建筑存在边供热、边散热、边补贴等现象,不仅直接影响清洁供暖改造效果,且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加大了供暖运营与补贴成本。据有关研究报告,农村房屋要达到同样的室内采暖温度,来暖负荷通常是同地区城镇建筑的2~3倍。

除建设成本外,由于清洁取暖运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取暖,其后续运营更面临着可持续性考验。在山东,天然气和电能取暖成本是燃煤的2-3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运行成本更高,很难同时保证清洁供暖企业盈利和居民普遍可承受。尽管在改造初期,为了引导百姓清洁供暖,多地在气价、电价上有一定幅度或三年或五年的补贴,但老百姓更关心的是政府的补贴是不是每年都会有,以及在补贴退坡后,继续使用清洁取暖是否还承担得起。

同样,运营成本也对热力企业提出了挑战。当前,供暖行业处于向市场化运作的转换过程中,随着供暖面积增加,不少企业反映,热价与成本的倒挂日趋严重。在天津的调研显示,该市25元/平方米的供热价格已执行近10年,但随着燃气供热比例增大,2015年燃气供热成本已达29.44元/ 立方米,最近几个供暖季天津市供热燃气价格实施阶段上浮,更进一步加剧供热价格成本倒挂,企业营业压力加大。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