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21丨南方气候过渡带地区供热:二、南方供暖发展现状(2)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12-01 | 来源:CHIC | 阅读:1041

第三篇 南方气候过渡带地区供热

二、南方供暖发展现状

3.主要模式及发展演化

(1)杭州分户式供暖体系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杭州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阴冷气候下的冬季取暖需求不断增加,微博热搜和百度指数关于南方供暖的话题此起彼伏,阿里电商销售数据里电油汀和壁挂炉在江浙沪等地区也是年年攀升。由于南方供暖市场需求井喷式的发展,杭燃集团积极迎合市场形势,结合杭州市的经济水平、气候特点和南方人民冬季取暖的消费偏好因地制宜发展出一套具有杭州特色的“分户式供暖”体系,这种分户式供暖可以基于不同的需求特征做出相应的定制化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设置供暖时长、温度,用热也可单独计量。下面,本章将围绕杭州的分户式供暖来回顾杭州的供热体系发展状况和取暖特征。

1)“分户式供暖”的市场安排更为迎合南方的气候特征和消费习惯。杭州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属于传统意义上非集中供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阴冷湿润。根据不同的收入情况和自身偏好,杭州的居民采暖消费具有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特征,杭燃集团为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服务,更为符合市场预期和实际情况。

分户式供暖更为符合南方绿色取暖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如图3-2)。

第一,杭州居民采暖消费习惯差异较大,分户式采暖更易适应这种市场细分的特征。居民家庭采暖并非必需品,采暖观念也不同北方,用户采暖消费习惯呈现多元化,冬季采暖老百姓一则能忍受寒冷节省采暖费用,二来可以自由选择空调制热或者壁挂炉等分户式采暖,即使像武汉一样建成集中供热小区,他们的实际用热率也不高,整体供热效率较低,供热能耗较高,企业供热成本较高,分户式供热反而能收集不同需求偏好的广大用户,发展长尾市场,形成规模效应。

第二,杭州供暖时间相对较短,分散式供暖相较集中供暖更为灵活节能。杭州大部分市辖区的冬季实际供暖天数大概介于2个月到3个月之间,如果在杭州推行集中供暖,那么集中供暖的锅炉和热点联产设备很有可能全年有9个月甚至10个月的闲置期。而分户式供暖用户可以自由调节使用时间和用热空间,二来可以根据自身偏好设定温度,使用更为灵活,能源消费量上相对更少。

第三,杭州建筑保温效果不佳,分散式供暖相较集中式供暖相对节能。一方面,南方城市的建筑节能标准比北方城市的建筑节能标准低,南方建筑的保温效果相对而言较差,因此如果在南方推行集中供暖,集中供暖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另一方面,杭燃集团的分户式供暖采用天然气供暖,更为清洁低碳,不仅有利于杭州市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供暖,还为杭燃集团开辟了热水、烹饪以外的用气新业务,天然气公司实现范围经济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用暖需求。

图3-2 分户式供暖发展动因

2)杭燃集团“分户式供暖”灵活满足供暖需求。从2017年起,杭燃集团就面向杭州市居民推出了居民“分户式供暖”定制服务,家庭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地暖和墙暖,新房和已装修的住房都能加装暖气,燃气经理会提供上门服务,设计、选材、施工、通气一步到位。截至2020年,杭州的天然气采暖用户就已经有9万余户,两年实现用户翻番。同时,杭州的天然气存量用户共有141万余户,未来杭州采暖用户的增量空间十分可观。

杭燃集团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分户式供暖为家庭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按用量计费更符合南方老百姓的消费习惯,采暖用户预计2021年还能增加1.8万户。分户式供暖的定制化服务能更好地提升居民用户的接受度,已经装修过的老房子可优先选择加装墙暖,经济实惠的同时又方便安装拆卸。精装修的新楼盘则多数预装地暖,经济实惠的同时又方便安装拆卸。精装修新楼盘则多数预装地暖,用户能获取更优质全面的体验。墙暖的优点在于供暖周期灵活,单独房间的温度可以自由调控,白天上班或短时外出时皆可完全关闭,适合于对时间有灵活需求的人群。地暖的优点则在于供暖面积全面均匀,具有舒适的人体感受和用户体验,符合中国人的养生习惯,且相较于墙暖来说不占空间、不走明管,室内美观度高。两者对比情况见表3-1。杭燃集团还针对老人、小孩、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群体的多样化异质化需求提供特殊定制服务,这些特殊人群一般拥有更稳定、长时间的采暖需求,分户式定制服务有利于不断拓宽杭州供暖的长尾市场,同时还帮助杭燃集团树立了良好的公共品牌形象。

表3-1 杭燃集团分户式供暖冬季取暖模式比较

3)杭燃分散式供暖的居民用热价格

杭燃集团的分户式供暖定价也结合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前景做出了折中的定价策略。如果是已经装修过的100平方米的老房子,主机初装加上散热片的安装预计2万~3万元。如果是地暖安装则会提前在房屋装修时同步进行加布管道,每平方米单价800元左右。如果用户选择分户式天然气供暖方案的话,每个月的天然气用热量消费大概2000元,比起冬天通过空调、电油汀等电器方式采暖,天然气在热力转换、能源效率、供应稳定性上的特性使得其在冬天供暖更具优势,而且在用热量较大的情况下天然气采暖在家庭支出方面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吸取北方集中供暖的教训,采用天然气分户式采暖也更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在商业用户方面,商业用户冬季使用燃气供暖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商业用户的用气价格有着不断向下的变化趋势。2015年之前,商业用户的用气价格相对较高,杭燃集团处于盈利状态,后面随着成本的降低,商业用气的价格从开始的4.98元/千瓦时降低至3.46元/立方米,最近又调低至2.79元/千瓦时,非居民业务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见表3-2)。另一方面,冬暖夏凉的冷热联供在商业用户的开拓上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三联供的兴起与商业用户的冷热电联供需求增加相伴而生,三联供的主要客户主要包括临安青山湖科技园、萧山机场T4航站楼、小和山城市能源公司能源体验中心。三联供继续往前推进的瓶颈限制也正是在价格上,天然气投资造价费用高,用户端价格也并不友好,缺乏政府补贴和优惠,如现在的用热门站价是2.58元/立方米(如表3-2)。

表3-2 供暖价格机制和市场接受度

总的来说,目前杭州居民的采暖支出相对来说还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准,适用于追求生活高品质的改善型消费人群,目标用户一般也是家庭里含小孩、老人的群体以及高收入阶层。相对刚需和较高支付能力的人群更易选择开通天然气供暖。另外,商业取暖用气价格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体的供暖价格和取暖成本如表3-3。

表3-3 杭燃集团分户式供暖使用成本

(2)武汉多元混合式供热发展状况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的国家中心城市,辖区广阔,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热电资源,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同时由于武汉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伏旱天气闷热,冬冷雨雪天气湿冷,这样的极端气候决定武汉具有巨大的供暖和冷暖联供的现实需求。于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向往的向往不断增加,武汉市政府启动“冬暖夏凉”的民生工程来满足居民部门的用暖需求,武昌热电、德威集团、光谷热力等公司纷纷开展了能源站或区域集中供热的供热工程来满足武汉市人民冬天取暖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冬暖夏凉工程”与武汉供暖发展现状

武汉的供暖模式是市政国企与民营企业混合经营,有效整合现有热源基础并提出市政规划统一推进城市供热。冬暖夏凉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以武汉市国电青山热电和华电武昌热电为热源,将热力公司发电后段抽出的热源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住宅、办公、商业用户终端(如图3-3)。其中,国电青山热电最大供气能力300吨/小时,温度300℃,过热蒸汽转变成高温热水后供出,最大供热面积可达900万平方米。华电武昌热电拥有装机容量2×185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将高达223摄氏度的蒸汽转变为高温热水,最大供热面积可达700万平方米。

图3-3 武汉“冬暖夏凉”工程供热管网规划示意图

武汉政府在1996-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武汉人民非常关心的取暖问题纳入“冬暖夏凉工程”之中,并作为民生工程是重点工程予以推进。在获得国家批复之后,武汉市政府随之以“冬暖夏凉工程”为指引,开启了集中供暖制冷的探索之路。

其中,华电武昌热电公司是冬暖夏凉工程实施的很重要的一家市政国企,它集发电与供热业务为一体,总装机量达14.06亿千瓦时。武昌热电的供热管网已分布41个居民小区,11个工业小区,热用户数量达 13400余户,热源厂供热能力有314吨/小时,供热面积已接入450万平方米,开通率40%左右。

依托“冬暖夏凉工程”,武昌热电启动武昌滨江商务区的能源站项目规划,总供热制冷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通过工商业与居民小区供热联动,到2025年,武昌热电可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032.3万平方米,制冷面积417.7万平方米。到2035年,则能实现集中供热面积2226.2万平方米,制冷面积1274.5万平方米。

另外,另一家民营企业德威公司也参与建设了三大示范性的集中供暖项目,一是华侨城纯水岸·东湖住宅集中供热项目,供暖用户总户数为6224户,供热量为6.87万吉焦。二是武汉联泰香域水岸集中供热项目,供暖用户总户数为1106户,采暖面积为133935平方米。三是大华·滨江天地K3集中供热,供暖用户总户数2996户,采暖面积为345214 平方米。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侨城纯水岸·东湖住宅集中供热项目,该项目位于武汉东湖生态风景区,采用热电厂余热作为热源,清洁环保高效,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及大气污染物。项目供热运行后,年节约标煤2345吨标准煤,同比燃气锅炉供热能源成本降低21.8%。武汉“冬暖夏凉工程”项目的实施逐步为武汉市人民送去了温暖,有效提升了湿冷冬季下武汉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满足广大武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武汉供暖服务的热价和收费模式

武汉的居民供暖业务基本由武昌热电、德威集团、光谷热力等头部企业集中提供,供暖区域大多集中在武昌区、青山区等主城区。收费方式从以往的按面积收费逐步往通过热计量的方式流量计费转变,逐步还原热服务的商品属性。目前来说,为了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两部收费制、按面积收费、按流量收费、包月套餐制等多种收费方式同时并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如表3-4)。

武昌热电目前提供两种主要收费方式,第一种是面积包月套餐,套餐区间一般是11月15日到来年3月15日,每平方米收费33元。第二种则是按热量收费,每千瓦时收费0.4元,用户自行预缴热费,多退少补。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收费信息,武昌热电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推送供暖标准、时间、收费套餐等信息,用户还可通过绑定账号在手机上自行缴费。

德威集团也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计费方式以供选择,如包月套餐、流量计费等选择方式。用户多数会选择包月套餐,包月套餐下用户一次性订购4个月的供暖包能享受较高的折扣,每月按面积计量的价格为8.5元/平方米。若选择流量计费的话,供热基础计费价为0.33元/千瓦时,热网接入的初装费则是30元/平方米。

光谷热电目前也提供了按流量收费和按面积收费两种方式供用户选择,但目前其热用户大多选择面积收费的方式取暖。前期的户内暖气片加装按房屋结构最多140元/平方米,后续用户用热费用为30元/平方米左右。

表3-4 分户式供暖价格信息

3)武汉供暖未来发展规划

武汉目前的区域性供暖系统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一待解决。一方面,武汉市无任何政府供热政策,无相关热用户的补贴,热电联产供热成本较高。由于缺乏相应供热管理条例和供热规划,供热企业在规划供热热源和管网以及发展热用户过程中存在难度,供热企业与热用户之间存在对于购售热价格的分歧和矛盾诸多。另一方面,武汉市居民采暖消费习惯多元化,用户可择空调制热或者壁挂炉等分户式采暖方式,建成的集中供热小区实际用热率不高,整体供热效率较低,供热能耗较高。为了解决上诉问题,未来武汉的供暖事业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第一,创新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工业废热、发电余热、水源热泵多渠道供暖。第二,热源单一易让热力公司形成市场势力,购热价格应该由政府监管。第三,南方供暖不是普惠行为,应让具备条件、有消费能力的居民先行。第四,南方供暖应带动配套设施、智能化表计、网络和信息、大数据计算等产业联动。第五,政府应对南方供暖项目提前规划,公开项目招标、多部门协调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集中供热项目。

(3)合肥区域集中式供热发展状况

合肥是我国南方地区居民供暖模式先行先试的规模较大、用户满意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合肥政府以包容的容错精神和市场化的探索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供暖模式,较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热源和煤炭禀赋,摸索出一条以工业带动居民部门采暖的区域性供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新能源利用形式实现清洁供暖,通过地源热泵、冰蓄能、冷暖联供等形式提升能源效率、优化供暖的能源使用结构,在满足合肥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取暖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节能降耗目标,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实现合肥区域供暖事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合肥区域性供暖模式的现状和用户分布情况。

合肥的区域供热系统的热网和供热服务基本上都是由合肥热电集团负责建设和日常运维的。合肥的火电热电联产提供了2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占比90%以上。近几年新成立的科恩新能源公司基于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新技术建立新能源的区域供暖系统,新建的3个地源热泵能源站可提供16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合肥热电供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业园区的工业用户,通过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带动居民供热事业的发展,因此合肥供暖模式形成的动因之一也就是以工业供暖带动居民部分供暖的发展。

合肥区域供暖系统的热网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现在主要由金源、新能、东方、安能、众诚、天源6个热电厂来满足工业和居民的用热需求,管道铺设达500千米以上,共有19个机组来实现2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其中,有3个热电厂供工业园区工业用户的蒸汽,其他3个主要供居民的采暖。未来合肥逐步过渡到以金源、新能、东方3个自有热源,皖能合肥发电公司、合肥联合发电公司2个合作外部热源和科恩新能源公司这1个新能源板块来共同供热的321格局,其中科恩新能源公司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是合肥因地制宜探索清洁供暖新方式的重要举措,科恩的地源热泵1、2号能源站能提供16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地源热泵项目总规划功能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已签约用户近2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达9.3亿元。

合肥市区域供暖系统用户规模目前位居南方城市之首,共计有100多万用户,工业用户占据绝对比例,高达70%;商业和居民用热用户的比例为30%,近年来居民热用户规模和占比有不断抬升的势头,采暖用户规模已达到11.5万户。这些居民热用户一般由两类构成,一类是合肥热电统管的小区供热模式,还有一类是热电厂供热、物业间接代管用热服务的模式。图3-4是合肥热电统管的居民、商业和公共单位示意图,由此可以发现合肥供热用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绝大多数的居民取暖用户集中分布于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瑶海区等主要统管市区,旁边的县级市热用户只有零星分布。第二、居民供热规模地区常集中形成于高档住宅小区、商区等经济发达、居民热需求旺盛的地区,这有利于居民端和商业办公区热负荷需求的时间和季节性互补。第三、政府、高校、医院、酒店等公共事业单位用热需求稳定充足,是区域供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图3-4 合肥市居民用热分布状况

2)合肥居民部门取暖行为分析和主要特点

合肥居民部门过冬一般有使用电采暖、区域供暖系统、冷暖联供等方式,它们的采暖特点和使用优缺点如表3-5。

空调采暖是电采暖最常见的一种使用方式,也是南方人民最为喜闻乐见使用的一种取暖方式,它具有使用时间自主调节、取暖空间自我选择、随插随用等高效便利的特点。但同时,合肥冬季湿冷,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遇上降雪天气,空调运转时间急速加长容易自动待机。而长时间开空调不仅耗电巨大,为居民支出带来沉重负担,室内空气还特别干燥,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电油汀是南方家庭局部采暖常用的工具,使用场景多见于居民长时间坐姿状态下的短距离取暖。但是电油汀、小太阳等电暖工具虽然加热速度快、使用便利,但是一般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不小心扯到电线时还容易烫伤人,同时引发电线短路等潜在危险,它对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合肥热电的居民供暖一般采用户内水暖的方式,水暖顾名思义也就是热电厂将高温高压的热蒸汽输送至各小区站房,在站房内通过交换机进行换热输送到小区的水循环网中,家中的采暖设施通过暖气片或者地暖设施散发热气,用户体验极佳、使用安全舒适。

冷暖双联供系统是采用中央空调进行户内供暖制冷的一种冷暖联供模式,现在的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都可以实现冷暖联供,相较与电采暖模式而言能效更高,形成用户规模后还具有成本优势。因此,接通市政供暖的双联供小区只需按动控制面板即可安心舒适的享用经济实惠的冷暖联供服务了,用户还可自行调节偏好的温度区间。

表3-5 各取暖模式对比

3)合肥市供暖服务的热价和收费模式

合肥市居民自2014年全面启动接入区域供热系统。热商品在居民侧本身是一个私人商品,但由于热力管网具备公共服务的俱乐部商品属性和热商品的部分民生工程属性,热商品收费前期实行两部收费制和政府价格管制。后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供暖服务将逐步恢复其本身的商品属性,热计量方式不断创新改革,居民用多少收多少,供暖服务的价格逐渐开始根据市场供求行情恢复弹性。具体的供热收费方式和热计量变革见表3-6。

按面积收费:144平方米以上,23元/平方米;144 平方米以下,21.5元/平方米。

按流量收费:2014年以后的新增用户,安装计量表实行两部制,基本热费是9.5元/平方米,计量热价是0.15元/千瓦时。

2014年以前开通集中供热的小区,居民可以选择使用两部制或完全计量制,完全按计量表计量时,收费标准为0.35元/千瓦时。

转供的价格为170元/吨,非居民蒸汽的价格现在已放开。

供暖计量方面改造分为两类:老式不可控的小区按面积计量,新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具备分户计量控制的都按分户计量。物业分管的小区基本都按面积收费。

表3-6 分户式供暖价格信息

4)合肥供暖模式的特点和驱动因素

合肥是一座拥有良好历史工业基础和丰富能源自然资源禀赋的城市,安徽省政府和合肥市政府及早地在《节约能源条例》中对区域供热系统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布局,因而合肥市的居民供热才能有条不紊的循序推进。再加上合肥市居民部门和医院、高校、政企办公楼等公用服务系统用热需求旺盛且稳定,合肥市的居民供热形成规模效应,市政部门、供热公司、房产企业才有条件逐步对供热服务进行商品价格本质还原和热计量更新改造,合肥供热模式的市场化水平逐渐提升。具体而言,合肥供热模式的特点有以下五点(如图3-5)。

第一,市政集中指导和企业有效探索相结合,供热规划为合肥供热有序推进夯实基础。安徽省和合肥市关于实现清洁节能的供热计划和清洁用能条例历史悠久,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自2006年以来多次修订,对各城市的用热规划和节能目标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合肥市的居民供热也主要以国企为主导,不仅保障了老百姓基本生活基础用热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有利于市政单位加强对房地产商住宅建设的管网资质审核和供热安全性和节能性的实时审查。

第二,坚持工业为主、民用为辅的原则,以工商业发展带动居民部门供暖事业的发展。合肥市在保障工业热用户需求的同时,将蓬勃发展的热电联产和丰富的工业余热直供居民部门取暖,积极发展非季节性的生活热用户和冬夏均有用热需求的空调热用户,使得区域供热系统总负荷的季节性落差控制在合理区间之内,合肥区域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有效统一。

第三,热源供给上因地制宜,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以实现清洁供暖。合肥市供热优先选择以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燃煤热电联产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作为城市供热的主来源,辅以燃煤或燃气区域锅炉房调峰、其他清洁能源作为补缺的供热方式。因而,6个热电厂成为合肥居民供暖的主要来源,以科恩为代表的企业推动合肥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清洁供暖技术不断发展,拓展了合肥区域供暖系统的节能降耗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第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服务价格改革不断推进,通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还原用热价格本来商品属性。合肥市正对实行区域供热系统的建筑分步骤、依次推进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户量收费的制度改革,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新建建筑应适用于较新技术标准的热计量设施,推动两部制收费改革,给予用户给多的选择空间。但另一方面,热力公用事业单位的市场化开放应在有效弥合热力运维单位和房地产商管网质量的质量差距前提下进行,推进成本节省和价格管控,实现公用事业单位的获得感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幸福感提升的统一。

第五,积极推进冷暖联供的供暖技术,探索符合南方实际的供暖发展新模式。南方的季风性气候使得许多城市都具备夏季炎热、冬季湿冷的特征,冷暖联供实为符合南方气候现实的供暖新选择。合肥市在冷暖联供的推行上付出许多努力,市政在冷暖联供上设立统一的标准,公共设施基础行业不断参与到开发商的冷暖联供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新建高档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强制性推行冷暖联供,存量改造小区也鼓励有序实施冷暖联供和区域式集中供热的改造。

图3-5 合肥市居民供热模式主要特征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