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 >文章详情

两会代表提案:中国清洁供热工作如何稳步推进?

发布者:CHIC | 日期:2019-03-14 | 来源:网络 | 阅读:473

中国清洁供热产业网讯:清洁供热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得到了多位委员的关注,提出了多条可行性建议。小编特此梳理了各位委员的建议,以飨读者。



全国人大代表

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梅世彤

关于进一步加快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取暖的建议

梅世彤在他的《建议》中提到,近两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该区域尤其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散煤替代工程进展顺利,对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洁取暖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协调统筹、完善技术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方能取得更大成效。

对此,梅世彤提出以下建议:

一、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尽快出台关于农村双代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目前,国家住建部出台《农村管道天然气工程技术导则》,能源局制定《关于印发煤改电工程(公用电网部分)建设指南和煤改电工程(用户部分)安装和使用建议手册的通知》,但均不属于强制类标准。为保障农村“气代煤”工程建设质量和农村燃气的安全运行,区域内各省、市基本都从省级层面制定了一些地方标准和导则,发挥了一定指导作用。但从目前看,仅靠国家非强制类标准和各地制定的地方标准,效力和指导作用明显不够。

二、在气源保障、协调稳定气价和支持储气能力建设上给予倾斜支持。目前,各地储气调峰能力与高峰月日的用气负荷相比普遍偏弱,受管网输送能力制约,出现紧急状况时难以保障用气需求。以河北为例,农村居民气代煤取暖用气占比高,日用气负荷受气候变化影响大,且不易精准预测和掌控,2017年出现“气荒”,2018年气源呈紧平衡态势,2019-2020年大规模实施煤改气将进一步加大气源保障压力。建议国家在气源保障、协调稳定气价和支持储气能力建设上给予倾斜支持,以确保区域内城镇居民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用户安全温暖过冬。

三、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统筹采暖区域电力、热力、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电力,有序推进电供暖。建议将河北后两年具备投产条件的热电项目全部列入国家电网年度计划或同意应急备用;加大对河北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减轻电代煤电网改造资金压力;协调加快入冀送电通道和配套电源建设,增加受电容量,提升电力安全保障水平。

四、进一步加大清洁取暖支持力度。对“2+26”城市的农村地区,建议国家加大清洁取暖资金补贴力度,探索合理补贴机制,以保障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散煤治理顺利完成,以及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仍以河北为例,2018年河北完成农村双代改造177万户,需财政建设补助资金110多亿元、运行补贴近40亿元,加之过去项目运行补贴,各级财力紧张,特别是大部分县级财政落实资金的压力大。未来2年还要完成约540万户清洁取暖任务,建议中央大气污染治理资金更多向河北倾斜,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

五、在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据测算,冬季房屋通过外墙、外门窗、屋面、地面散失的热量占到70%-80%,因此,加强建筑节能改造,对有效降低取暖能耗,保证减排效果有很大影响。目前,受经济条件等限制,广大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改造还未推开。建议国家拿出专门支持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房屋节能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王玉志

开展农村房屋节能改造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王玉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开展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建设低碳环保的农房,已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玉志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对房屋品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结实不结实”向“舒适不舒适”转变,特别是实施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后,对住房节能保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推进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民采暖费用等作用明显、效果突出。”王玉志认为,开展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可大幅提升农房品质和保温性能。同样的户型和采暖方式,改造后的房屋冬季室温要比改造前平均高3~5摄氏度,且保温改造不改变农房原有建筑结构,房屋保温、隔音防潮防尘性能、居住舒适度都有大幅提升。

“从大气污染的治理来看,冬季大气污染还与散煤燃烧关系密切。”王玉志介绍说,农村实现清洁取暖后,由于农房的保暖性差、透风漏气,取暖效果比较差,如果要保证温度,就要加大清洁煤使用量。这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不利于“蓝天保卫战”。

对此,王玉志表示,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开展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他分析称,我国有5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住建筑能耗从2000年的0.7亿吨标准煤已增长到2016年的2.14亿吨标准煤,农村居住建筑碳排放量达到4.08亿吨二氧化碳。经实际测试,在不改变原有采暖方式的前提下,节能改造后采暖能耗可降低30%左右。

针对农村住房节能改造的可操作性,王玉志说,保暖性改造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并不困难,主要包括屋顶改造、门窗改造和墙体改造。其中,屋顶和门窗改造较为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墙体改造相对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事实上,在屋顶简单做一个吊顶,门窗玻璃做好密封,再加上屋门外加建一个前廊,这样三部分大概只需1万元成本,房屋保暖性就能显著提升。如果想进一步改造,还可以给墙面做一个保温层。老百姓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改造项目。”

“开展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可有效降低农村商品能源供应压力和农民取暖支出。目前,农村取暖主要使用液化气、煤、电等商品能源,且使用比例逐年提高。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可有效降低商品能源需求,缓解电、气能源供应压力,减轻居民取暖负担。按一户农村家庭供暖房屋面积50平方米、室内温度14摄氏度测算,节能改造前1个采暖季供暖费用约2300元左右,改造后取暖费用约1600元左右,可节约700元左右。”

王玉志指出,要想实现改造,改造费用来源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肯定离不开政策引领。政府可以补贴一部分,集体经济好的地方由集体承担一部分,老百姓自己负担一部分。”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王玉志针对开展农村房屋节能改造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启动农村住房节能改造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考虑,纳入相关考核指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部门密切协作,出台推动农村住房节能改造政策文件,从资金、技术、材料、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本着“共谋、共建、共享”的原则,多方筹措、落实改造资金。各级列支专项奖励补助资金,对完成改造任务的地方和项目进行奖补;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对改造项目予以低息贷款;对采用分散式采暖的农户,充分调动其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农户自主投资或村集体投资为主,政府奖励引导;对采用集中式采暖的农户,发挥供暖单位的作用,引入节能投资公司,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参与。

三是完善技术体系。根据现阶段农村现状和发展要求,有关部门组织修订完善农村住房节能设计标准,编制农村住房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导则,制订外墙、屋面保温、节能门窗改造施工技术要点及相关图集,制订推行适宜农村节能改造技术和方案,为全面推行农村住房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科学组织实施。各地要编制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年度实施计划,结合美丽村居建设、清洁取暖改造、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同步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设计下乡,落实农村住房节能设计标准。在“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率先开展农房节能改造试点,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房屋现状和农民改造诉求,“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梯次推进。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农村建筑工匠节能改造、施工技术培训,推广新型建造体系和成熟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农村讲堂、科普挂图、村内宣传栏等媒介,开展农村节能改造宣传与知识普及,增强农村居民节能减排意识,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增强开展节能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

王宜林

正论证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成立时间

煤改气工作在我国持续推进,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价格方面也偏高于传统煤炭。对于这一问题,王宜林认为:首先,煤改气要有序,不能乱改。如果超过了供气能力,供应不上气,就会造成老百姓用气难。比如说,北方冬季很冷,本来用煤取暖的地方改成用气,但由于气源不足,结果供应不上,这反而不利于老百姓改善生活,不利于冬季取暖。第二,要量力而行,煤改气的速度要与供气能力挂钩,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在40%左右,大部分从国外购买的天然气价格是按照国际市场统一价格,如果价格倒挂,企业没有积极性,引进不来气,改善不了用户需求。

在气源方面,王宜林表示:“作为供气企业,我们在资源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年初就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产、运、储、销体系建设。我认为从今年的资源准备上,比较充足。”

但我国用气特点之一是峰谷差距太大。去年年底,我国冬季用气最高峰时一天用气量可以达到十亿立方米。北京地区高峰时段也达到了一天1亿立方米,但低谷时只有2000万立方米,这都对供气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

对于煤制气产品定价,王宜林建议:“从2018年开始,我国对于天然气的分类进一步明确。一种是管制气,按照各个资源利用省市统计的结果,必须保证民生用气部分,对几大用气公司都是统一的价格。管制气就要用管制的价格执行。另一种是非管制气。比如我们没有更多的用气资源,但事实上却存在客观用气需求,我们就需要去国际市场买气,这时就需要客户承担价格高出的一部分,不能让企业亏损。”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人大代表

王钦峰

关于对"煤改气"进行气价补贴的建议

来自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对"煤改气"进行气价补贴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正视“煤改气”给企业带来的困难。

王钦峰在建议中称,自2017年国内加快推进环保新政以来,各地力促企业实施“煤改气”等环保举措,对于降低大气污染、提高环保质量大有裨益。但伴随而来的“高价气”却叫企业特别是实体中小企业叫苦不迭,难以为继。“有的企业更是因此被气吃掉了全年利润,不得不停工或者倒闭。由此,建议有关部门正视‘煤改气’给企业带来的困难,遏制天然气价格上涨势头,保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王钦峰举例计算了燃煤与燃气价格差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原有燃气锅炉3台,其中6吨1台、4吨1台、2吨1台,主要用于浆纱和冬季供暖。2017年春节前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资15万元上了3台布袋除尘,还未使用又煤改气投资60万元上了一台3吨和一台2吨燃气锅炉。

该公司2017年8月刚上燃气锅炉时,天然气的价格是2.65元/立方,折合在浆纱成本为0.04元/米,煤的价格是600元/吨左右,折合浆纱成本为0.02元/米。10月份天然气价格涨到2.9元/立方,11月又涨到3.32元/立方。后几经涨跌2018年11月又恢复到3.62元/立方,现在煤的价格变化不大,浆纱每米成本还是0.02元,而烧天然气每米成本则是0.055元,是烧煤的2.5倍。此公司两台浆纱机成本为600万米×0.055元×12个月=396万元;而烧煤600万米×0.02元×12个月=144万元,烧气比烧煤成本增加252万元/年。

“如果天然气的价格再涨0.03元为3.92元/方,浆纱每米成本要达到0.06元,每年又要增加成本32万元,这样烧气是烧煤成本的3倍。即使考虑到夏季天然气降价因素,全年通算烧气成本是烧煤的2.5倍左右。”王钦峰称,烧煤还冬季可供车间宿舍取暖,而烧气因成本高供不起导致车间因温度低开不起车来滴水,整理车间职工坐不住伸不出手、宿舍职工挨冻。使用天然气不仅要先付费后使用,并且一到冬季又计划供应不足限量使用,这样直接影响生产,造成订单不敢多接,交货期不敢预定等诸多问题,有时天然气管道紧急维修时常不提前通知,突然停气浆纱超过1个小时浆料变质就要倒掉,重新启机要造成棉纱10公斤左右的浪费,一次就要损失0.3万元左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从2014年起至今5年来,纺织市场形势严峻,加之融资难、找担保难、招工难、用工贵等因素企业比较艰难,天然气已经从最初2.6元/立方涨到3.62元/立方,如果再涨价导致企业不堪重负,随时可能停工或者倒闭。”王钦峰称。

王钦峰提出,上述“煤改气”困境并非某个公司的孤例,类似现象普遍存在于纺织、劳保、制鞋等实体中小企业,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切实解决“煤改气”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建议:

1、严格控制天然气价格,防止结成“价格绑架经济、经济绑架政治”恶果。

2、督促落实国家补贴政策,让企业从中真正获益,长期收益。

3、引导帮助企业根据各自实际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节能降耗,良性发展。

4、综合施策,协同企业破解融资难、担保难、招工难、用工贵等枷锁,走出困境,迎来涅槃。


全国人大代表

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届特邀监督员

徐国权

生物质供热已具推广复制基础 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

徐国权代表就过去的一年如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脱贫工作,真正让三农走向新时代,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供热开展“生物质替代燃煤”的建议。

目前,全国分布式供热40吨以下中小燃煤锅炉每年消耗燃煤总量为8亿吨,燃煤导致的污染物排放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生物质作为‘零碳’和低排放的清洁能源,是取代燃煤最经济的选择。”徐国权代表建议,将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城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利用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同时,实现产业扶贫与污染治理的双重目的。

经过调研,徐国权代表认为采用生物质进行供热已经具备推广和复制基础

“采用生物质秸秆替代燃煤既可以解决目前秸秆治理过程中只堵不疏的现象,又可以解决居民的采暖问题。”徐国权代表说,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达到9亿吨,应用前景广阔。按照目前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需要生物质成型燃料3万吨,即秸秆原料6万吨,可解决12万亩地的秸秆去向问题,避免了一些地区对秸秆的露天焚烧。

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成本高于煤供热成本这一问题,徐国权代表建议参照煤改电,煤改气的补贴政策,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开展“以奖代补”,将补助资金补给运营企业,使生物质供热成本与目前燃煤集中供热成本基本持平,减轻供热企业负担,推动生物质供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7位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

对黑龙江集中供热建设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黄建盛、杜宇新、孙东生、谷振春等27位住黑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国家对黑龙江供热老旧管网等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黑龙江冬季平均气温-15℃至-20℃,最寒冷时达-40℃。冬季严寒漫长,是15个北方采暖地区中最寒冷的省份,供热期长达半年以上,主要供热方式为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对13个市(地)管网改造补贴资金20.66亿元,共改造供热老旧管网3784公里,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大幅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供热管网设施老化严重,分散小锅炉隐患突出,供热系统技术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黄建盛建议国家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在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方面,杜宇新委员也算了一笔账:2019年至2021年黑龙江省计划改造供热管网约5000公里,其中一级网800公里,二级网4200公里。按照一、二级网管网改造工程定额造价测算,共需改造资金约120亿元,其中一级网42亿元,二级网78亿元。他建议国家对黑龙江省供热老旧管网,按每公里定额造价的50%给予资金补贴,即补贴资金60亿元。

在分散小锅炉并网方面,孙东生委员建议国家依据小锅炉实际供热面积,按照建筑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即补贴资金18.27亿元。

黑龙江省现有近8642万平方米未进行楼内采暖系统改造的老旧楼房,2019年至2021年计划完成楼内采暖系统改造4000万平方米。委员们建议国家依据实际建筑面积,按照建筑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即补贴资金20亿元。

在清洁取暖方面,谷振春委员建议国家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此外,在供热管网互联互通方面,委员们建议国家给予黑龙江省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按每公里定额造价的50%予以资金补贴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