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培训 >专家视点 >文章详情

周宏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促进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1-07-12 | 来源:宏春观察 | 阅读:4831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在分析“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十四五”面临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规划部署了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行动,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是“十四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部署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西方国家工业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过程。实践证明,“末端治理”是费而不惠的措施,只有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结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一头连着资源,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质量型、气候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一举多得之效。

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重点突破、问题导向、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原则,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利用体系。这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处理利用好秸秆等农林业废弃物,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现代化为支撑,推动制造业迈上绿色低碳、创新引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专利和知识产权等价值链高端,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增长新动能;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构建起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内涵特征的现代经济体系。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30-60”目标,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扬和积极响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开采原材料、原材料初加工、产品废弃环节和重新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2020年12月,欧盟发布新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要求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全过程,以提高资源效率。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研究还表明,循环经济可降低45%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突出重点,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规划》部署了三大重点任务、十一项重点工程与行动,构成“十四五”期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规划》针对工业、社会生活、农业领域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从产品绿色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等方面进行部署,以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型产业发展格局;对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规范二手商品市场发展、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通过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和循环型农业发展等,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规划》还提出了重点工程和行动,包括选择60个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2025年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各50个;突破一批绿色循环构建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形成10个左右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和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行动。

《规划》提出了主要目标,通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与行动的实施,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

三、引导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已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既取得了明显进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规划》突出问题导向,对于引导“十四五”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避免“循环不经济”问题,《规划》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再生资源产品要重视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循环经济的金子“招牌”变的更亮。《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强化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优化统计核算方法,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价;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采购资源再生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重大工程的投融资力度;加强行业监管,使循环经济相关行业得到规范发展。

四是压实责任。《规划》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各相关部门应统筹,加强集成,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并与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等相关工作做好衔接,发挥协同效应。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