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动态 >CHIC动态 >文章详情

地能热泵清洁取暖专家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4-10-25 | 来源:CHIC | 阅读:2927

2024年10月9日,由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中国地热能》杂志社、北京工业对外经贸促进会联合主办,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有源集团”)承办的北方冬季地能热泵清洁取暖暨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专家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图片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唐铁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CHIC主任周宏春,中关村创始人、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熊大新,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武献华,大连市政协副主席陈国贵,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吴德绳,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白金荣,天津市宝坻区政协委员张英杰,供热专家梁耀东,大连和记黄埔卧龙北地产御南湾项目工程部经理曹莉莉、高级机电工程师彭俊,金普新区住建中心供热部刘汸等领导专家及项目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研讨会。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董事局主席徐生恒、副总何天悦,CHIC执行主任周春、秘书长助理孙小宇等代表主承办方参与交流。会议由周春主任和徐生恒董事长分别主持。

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量大、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能源变革背景下具有独特的“先发优势”。自2016年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战略指示以来,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9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近80%。清洁供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在“双碳”目标要求下,如何实现清洁供热往更安全、低碳、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如何抓住供热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在保供基础上疏导供热成本与价格,完善体制机制;如何精准定位地热能及地能热泵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定位;如何发挥冷热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如何共同推动供热市场化改革等是与会专家领导提出的关系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图片

研讨会上,围绕行业发展与产业升级,恒有源集团提出了地能热泵技术路线及冷热一体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恒有源集团独创的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技术与热泵技术有效结合,发明了“恒有源地能热泵环境系统”。该系统在有效采集浅层地热能的基础上,通过热泵提升了能量的品位,再通过高效管网输送到用户,供暖效果安全、稳定、经济、节能、适应面广且零污染,实现了浅层地热能对传统供暖能源的有效替代。截至目前,已成功应用北京市海淀区外国语学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工商联、国家大剧院、雄安市民中心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农村的“煤改电”项目中,供暖(冷)面积约2200万平方米,建筑物类型涵盖了办公楼、医院、学校、酒店宾馆、游泳馆、景观水池、工业厂房、居民小区、别墅、农户等各类建筑。其中,北京市海淀区外国语学校项目已稳定运行23年,实现22个供暖季累计替代标煤总量53391吨。

图片

研讨会前,与会专家领导共同考察了位于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大连和记黄埔(御南湾)项目,建筑面积5.8万余平方米,由恒有源集团采用以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技术为核心的恒有源地能热泵环境系统,实现整个住宅小区地能热泵清洁供热。项目在不增加住户采暖支出的前提下,历经3个完整供暖期的运行。恒有源集团在北京设立的北方冬季地能热泵清洁取暖系统运维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支持热冷一体化产业发展的24小时的服务平台,将为各地重点企业在当地发展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和建设产业园区,提供系统成套技术、相关成套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服务培训等全方位支持。

CHIC作为中国清洁供热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政府、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全力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及创新模式的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共同为清洁供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