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文章详情

CHIC会员丨顺安热电:厚德笃行 团结致远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5-02-27 | 来源:CHIC | 阅读:1144

图片

图片


图片

企业简介


图片

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为青岛市城阳区国有企业,隶属青岛北岸控股集团,成立于2012年9月,承担着青岛市城阳区95%以上居民及180家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任务,拥有总供热能力达1234兆瓦的集中热源和分布式热源,资产总额100亿元。2024-2025供暖年度供热配套面积3727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2400万平方米。

在省、市、区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顺安热电始终坚持“安全、民生、低碳”的企业宗旨,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技术的研究应用,例如:落地全国首例热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全回收项目、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垃圾发电余热利用项目、智慧供热平台项目等一大批科技创新节能降碳项目。先后入选首批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企业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山东省首家省级“智能+”供热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连续三年获“中国供热行业能效领跑者”,其中燃煤锅炉效率指标排名全国第一。

图片



图片

主营业务


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热力、电力的生产、供应;热电设备开发生产和维修;热电工程施工、维修;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发;供热技术、节能技术开发、供热管理咨询服务;节能项目的建设开发。

图片

技术产品(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

图片


图片

曾获荣誉

图片

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单位

图片

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

图片

中国供热行业能效领跑者、山东省绿色金融支持企业转型试点单位、中国供热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奖


图片

重大会议现场

图片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丛书》供暖分册编写会议

图片

《新时期供热计量改革“两部制”热价形成机制研究》课题交流会


图片

典型案例


案例1: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燃煤电厂的烟气和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制越来越严格。排烟中蕴含的热量约占燃料热值的7%~10%,烟气经过传统的湿法脱硫后,虽然相较之前温度有所降低,但烟气中的大量显热转变为冷凝潜热,热量几乎没有减少。

针对湿法脱硫后烟气的低温、高湿特点,我司利用“烟气直接喷淋降温+蒸汽式驱动吸收式热泵”工艺,将烟温降至25℃。2019年建成一期烟气余热回收示范项目,回收脱硫后烟气余热用于供暖,系统设计工况回收负荷为15MW。2020年建成二期烟气余热回收示范项目,设计工况回收负荷20MW。2022至2023采暖季对一期项目进行了改造,进一步利用电动压缩式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将烟气喷淋换热塔进行“高、低温”两段式改造,利用具有特殊结构设计的雨帽层,有效阻断两段之间的喷淋水交换,烟气温度可由25℃将至15℃,新增余热回收负荷3MW,锅炉热效率可提高10%左右。

烟气冷凝水的大量回收,可有效改善烟囱“冒白烟”、“石膏雨”的现象。但由于回收的水量太大,导致电厂污水排放量增加。顺安热电进一步改进传统热法污水处理工艺,将吸收式热泵和热法废水处理集成一体,以蒸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回收热法废水处理工艺的末级闪蒸余热用于供热,并将净化水用于热网补水。

顺安热电通过余热利用与废水净化协同技术解决了传统废水处理的技术难题,做到近零能耗条件下的废水零排放,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产生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电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变了传统环保技术投入大却无经济收益的境况,且比其他处理方式降低能耗90%。每供热季可回收热量约为40.17万GJ、回收凝水量为11.88万吨、折合节省标煤量约1.32万吨;每供热季预计减排CO2约35180.5吨、减排SO2约79.5吨、减排NOx约40.2吨、减排烟尘约940吨。

图片

图片


案例2:小涧西垃圾发电厂余热利用供热技术

青岛市小涧西垃圾发电余热供热能源站,为国内同类型首例垃圾余热供热项目。顺安热电充分利用小涧西垃圾电厂余热(乏汽+烟气余热)节能潜力,替代富碳热源,进一步降低现有供热系统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同时通过高效利用余热与短周期灵活储热方式,可大幅度降低供热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小涧西垃圾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小涧西垃圾发电余热供热能源站近期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与压缩式热泵回收乏汽余热、通过喷淋塔进行间壁换热回收烟气余热,上马水煤浆锅炉作为调峰,配合建设热电协同储热罐,实现供热面积近350万平方米,年节标煤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万吨,供热成本降低近4倍。

能源站远期根据西部管网建设及供热需求进行立项建设,增设小涧西二期电厂高背压的余热供热系统,配合建设长周期储热池与热电协同储热罐进行供热。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增加零碳供热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满足城阳西部2030年前供热需求。

项目就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利用,实现余热废热在民生供热中的零碳方式应用,属于节能减碳、可推广应用的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完全符合政策支持的“双碳”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尚未规模化应用的先进实用技术示范项目。

图片


图片

荣誉资质



图片

燃煤电厂条热利用与超净排故协国技术与工程应用科学技术评价证书

图片

清洁供热企业评级5A

图片

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成奖 

图片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