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动态 >CHIC动态 >文章详情

CHIC专家丨李德英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5-04-09 | 来源:CHIC | 阅读:105
图片

李德英 CHIC专家库专家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



专家简介


李德英,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能学院原院长,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暖通和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北京土木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建筑节能能效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智慧供热应用技术,供热系统运行管理水力热力动态调节。



专业领域


[核心方向1] 建筑节能绿色低碳转型;

[核心方向2] 智慧供热数字化热计量应用技术;

[核心方向3] 热系统运行管理热量动态调控策略。



科研成果


曾主导[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

1.供暖系统测试改造及运行管理应用研究, 1988 年,张家口市项目。

2.果蔬保鲜简易冷库设计研究, 1988 年,张家口市项目。

3.小型锅炉房连续供暖与节能新技术, 1989 年,河北省科技项目。

4.锅炉供暖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1990年,全军(省部级)科技项目。

5.面向经济,结合科研,搞好教学基本建设, 1993 年,河北省教委教学项目。

6. “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及诊断系统”,1998年,电力部科技项目(参加)。

7. 小型低温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2005年,北京市科技项目。


累计发表200多篇行业权威论文/出版等专著:

论文:

1.李德英,供暖系统循环水泵优选综合计算法,区域供热,1986.7.

2.李德英、刘政满、师涌江,供暖系统测试改造运行管理应用研究,全国暖通年会,1988.8.

3.李德英,循环水泵在供热系统中的使用现状与设计选择,全国暖通年会论文集,1988.8.

4.李德英、刘政满,对供暖系统实行科学管理的节能途径,河北暖通, 1988.9.

5.刘玉堂、李德英,锅炉供暖节能技术推广调查与研究,暖通空间, 1990.6

6.李德英,高层建筑采暖优化设计与运行分析,建筑设备, 1991.1.

7.李德英,风机与泵的性能曲线拟合计算,建筑设备,1991.3.

8. Li Deying,Liu Zhengman , Liu Yutang , Energy-Saving Technique . of Local an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VAC , 1991.

9.刘玉堂、李德. 高低层建筑供暖系统并网措施与不等温分区供暖节能技术,节能技术, 1992.3.

10.李德英、刘玉堂. 热量调节法在锅炉供暖量化管理中的应用,暖通空调,88 ( 6 ) ( 1992).

……


专著:

1. 李德英等编著,锅炉供暖量化管理与节能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 高元茂,李德英. AutoCAD(13.0)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编1996.

3. 李德英主编。暖通空调设备管理与维修. 基于虚拟仪器系统的热力站监控平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 李德英,吴俊奇,周秋华主编。简明实用水暖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5. 李德英责任主审。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安装专业(10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6. 李德英责任主审。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安装专业(10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李德英主编。供热工程(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

8. 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降温、照明,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9. 李德英,赵秀敏翻译。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10范新、李德英主编. 热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1.李德英主编。建筑节能技术(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其中代表性成果名称获奖项名称:

1.供暖系统测试改造及运行管理应用研究, 1988 年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果蔬保鲜简易冷库设计研究, 1988 年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小型锅炉房连续供暖与节能新技术, 1989 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锅炉供暖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1990年获全军(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面向经济,结合科研,搞好教学基本建设, 1993 年获河北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

6. 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及诊断系统”,1998年。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7. 小型低温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2005.2

8. “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应用技术”学术创新团队。“十五”全国建筑节能先进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7



实践成果/工作业绩


主导项目和实现的效果:

主要研究方向是供热及热能利用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针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建筑节能及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等问题,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大气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我国推行建筑节能和供热改革,如何实现按需供热,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在各用户间使热量合理分配,对供热系统实行监测控制至关重要。节能建筑建成后,与之配套的供热设施及全系统的调节控制、运行管理和供热收费改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措施。该研究成果对供热系统实行计量收费,优化运行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节能效果显著。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或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有50多篇,论著12部,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或国际会议发表近100篇;获得省部级、市级科研进步奖近10项。作为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建设和科研组织与开发工作,积极努力,勇于创新,推广新成果、新技术,特别在能源利用、供热空调系统量化管理节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专利30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100多人



社会贡献/荣誉奖励


1.特聘顾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

2.参与制定国标、行标、团标、地标共计10多部。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