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报告2019丨技术篇:八、生物质能供热技术之固体压缩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及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第三篇 技术篇
八、生物质能供热技术
1.生物质固体压缩成型燃料加工技术
生物质固体成形燃料加工技术,是通过揉切(粉碎)、烘干和压缩等专用设备,将农作物秸秆、稻壳、树枝、树皮、木屑等农林剩余物挤压成特定形状且密度较大的固体燃料。压缩成型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质密度,压缩后的能量密度与中热值煤相当,方便运输与储存。压缩成型燃料在专门炊事或采暖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可替代煤、液化气等常规化石能源,满足家庭炊事、采暖和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
2.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经历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规模化发展等阶段;在电站设计、设备制造、经营管理、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我国直燃生物质热电联产以大型系统为主,装机功率大,主流机组装机容量为30MW左右。到2015年底,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达530万千瓦(如图3-25所示),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南等省。
图3-25 常规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由于热源和供热负荷不匹配,生物质热电项目供热能力大量闲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很难找到与供热能力匹配的县城、城镇等热负荷需求,或是特许经营权归属、供热管网设施建设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机组不得不以纯发电模式运行。大量余热资源浪费,带来系统综合效率偏低,纯凝发电机组效率在30%左右,热电联产机组仅为60%左右。常规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锅炉烟气经过处理后在50℃以上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烟气冷凝潜热未得到充分利用,可占输入燃料热量的15%以上。汽轮机乏汽也通过空冷或水冷换热器冷却为凝结水后再返回生物质锅炉,热量白白损失了。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实行目录管理,目录审批和补贴发放周期较长,一般要2~3年。因为可再生电力补助是生物质热电项目的重要收入来源,约占营收一半;项目投产2年才能列入目录。生物质电厂一般要建一个15~70天的原料储存库。以装机规模3万kW的生物质电厂为例,需近5万吨的原料存储量,不仅增加运行维护、防火等难度;原料存储占用资金近1250万元,给生物质热电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流压力。随着原料收集半径扩大,收集困难,成本增加,运输也较困难。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