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下载 > >文章详情

产业报告2019丨技术篇:九、核能供热技术之核电热电联产模式

发布者:CHIC | 日期:2020-07-22 | 来源:CHIC | 阅读:1179

第三篇 技术篇

九、核能供热技术

1.核电热电联产模式

核能供热,上世纪60年代在欧洲诞生。瑞典原型核动力反应堆Agesta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核能供热的核电站,连续供热10年。此后,俄罗斯、保加利亚、瑞士、罗马尼亚等国开始研发、建造核能供热系统。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核能供热方式为热电联产,约60座反应堆热电联供,占运行核电机组的10%左右,主要分布东欧。

核电厂机组包括核岛和常规岛。一回路以及核反应堆都被封装在一个圆柱体的建筑之中,被称为核岛,二回路包括发电机组、冷凝器等,称为常规岛(如图3-27所示)。

图3-27 核电厂核岛和常规岛系统

常规岛之外将核电厂改造为热电联产,核电厂一般主蒸汽参数低,与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发电效率低,余热量大,但海水冷却的余热品位也低。例如,某海边核电一期两台机组开展向市政供热项目前期工作,供热面积约300万m2,设计热负荷135MW。供热汽源为高压缸排汽(冷段),供汽参数:179℃、0.981MPa(g),蒸汽流量115t/h×2台机组。

我国核能供热受到远距离输热技术所限,因为有“距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发展边界直线距离应不小于25km”的国家标准;而大温差长途输热方案可以使经济输送距离提高一倍,使核能供热站建设在核安全距离以外,这样做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例如,位于山西省太原-古交供热管线距离约40公里的核能供热站,克服了海拔较高、地形特殊等难点。




CHIC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公众号